近日,继云霄县地理标志金融服务案例入选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后,漳州市又有两个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同一年度同一地级市3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属全省首次。
其中一例入选案件为漳州与汕头知识产权部门联动处理的玩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系列案。漳州三家进出口企业涉嫌侵犯汕头某科技公司持有的“玩具(逆行守护神)”外观设计专利权。漳州市知识产权局依托“益企维”联盟机制,联合汕头市局开展跨区域协作,漳州中院主动靠前指导,通过线上联合审理实现三案合并调解。自2024年6月24日立案至27日完成司法确认,仅用三天便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创造了“一次调解三案化解”的高效解纷模式。另一例案件则聚焦地理标志保护,平和县市场监管局运用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查实某农业公司在未获授权情况下,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于24款“平和蜜柚”网销商品,并委托合肥某公司进行直播推广,违法经营额达128.48万元。执法部门依法作出罚款2万元行政处罚,同时通过“益企维”联盟将异地违法线索移交属地处理,实现全流程闭环监管。
2024年以来,漳州创新打造“益企维+益企证”工作体系,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维权效能,积极守护创新成果。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发挥“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在机制方面的优势,拓展“益企证”知识产权取证存证服务平台功能,创新和完善办案模式,不断深化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努力打造公平有序、有利创新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记者黄天航)